下载
App
专属顾问
返回
顶部
首页
临床决策
临床指南
药品
搜索
下载 App
登录
首页
临床决策
临床决策详情
腺病毒肺炎(儿童)
文献评审 2021-05-31
·
最新修订 2022-11-10
张琼
审核专家
儿科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基础知识
一、定义
人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 HAdV)肺炎(以下简称腺病毒肺炎)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较为严重的类型之一,多发于 6 个月至 5 岁儿童,部分患儿临床表现重,肺外并发症多,重症病例易遗留慢性气道和肺疾病,是目前造成婴幼儿肺炎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需要高度关注。
二、病因
1、HAdV属于哺乳动物腺病毒属,为无包膜的双链DNA病毒,1953年由Rowe等首次发现。目前已发现至少90个基因型,分为A-G共7个亚属,不同型别HAdV的组织嗜性、致病力、流行地区等特性不同。
2、HAdV感染可引起多种疾病,包括肺炎、支气管炎、膀胱炎、眼结膜炎、胃肠道疾病及脑炎等。与呼吸道感染相关的HAdV主要有B亚属(HAdV-3、7、11、14、16、21、50、55型),C亚属(HAdV-1、2、5、6、57型)和E亚属(HAdV-4型)。腺病毒肺炎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4%-10%,重症肺炎以3型及7型多见,HAdV-7B型是2019年我国南方发病地区主要流行株。
三、发病机制
目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认为与腺病毒本身以及诱发机体的炎症反应有关,其引起的肺部和全身炎症反应较其他病毒更重,可发展为多脏器功能衰竭。腺病毒和炎性介质可引起支气管和细支气管黏膜水肿,充血,坏死脱落,坏死物阻塞管腔;同时引起黏液分泌增加,阻塞管腔。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周围以及管壁、肺泡壁、肺泡间隔和肺泡腔内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严重者可破坏弹力纤维、软骨和平滑肌,使气道失去正常结构。
四、流行病学
1、人腺病毒感染潜伏期一般为2-21天,平均为3-8天,潜伏期末至发病急性期传染性最强。有症状的感染者和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包括:
(1)飞沫传播:是呼吸道感染腺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
(2)接触传播:手接触被腺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后,未经洗手而触摸口、鼻或眼睛;
(3)粪口传播:接触腺病毒感染者的粪便。
2、腺病毒肺炎最常发生于6个月至5岁,尤其是2岁以下儿童。患慢性基础疾病和免疫功能受损者(如器官移植、HIV感染、原发性免疫缺陷等)更易发生重症。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起病急,常在起病之初即出现39℃以上的高热,可伴有咳嗽、喘息,轻症一般在7-11天体温恢复正常,其他症状也随之消失。重症患儿高热可持续2-4周,以稽留热多见,也有不规则热型,一些患儿最高体温超过40℃。呼吸困难多始于病后3-5天,伴全身中毒症状,精神萎靡或者烦躁,易激惹,甚至抽搐。部分患儿有腹泻、呕吐,甚至出现严重腹胀。少数患儿有结膜充血、扁桃体有分泌物。2、体格检查肺部细湿啰音
登录后 PLUS 会员 可查看完整内容
诊断
临床表现 | 辅助检查 | 诊断路径
鉴别诊断
同类疾病的相似点和鉴别点
治疗
治疗原则 | 治疗方案 | 药物治疗
其他
控制目标 | 预后 | 预防等
微信扫一扫
成为会员后
查看完整内容
参考文献
文献评审日期:2021-05-31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儿童腺病毒肺炎诊疗规范( 2019年版)[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9,(3):161-166.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19.03.001.
2. 《实用儿科药物剂量速查手册》第5版
3. 北京协和医院《处方手册》第4版
展开
相关指南
儿童腺病毒肺炎诊疗规范(2019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06-28
·
2万+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