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专属顾问
返回
顶部
首页
临床决策
临床指南
药品
搜索
下载 App
登录
首页
临床决策
临床决策详情
口角炎
文献评审 2023-01-03
·
最新修订 2023-01-03
韩莹
审核专家
口腔粘膜科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基础知识
定义
口角炎(angular cheilitis)是发生于上下唇两侧联合处口角区的炎症总称,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口腔黏膜病症。以皲裂、口角糜烂和结痂为主要症状,故又称口角唇炎、口角糜烂(perleche)。
分类
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感染性口角炎、创伤性口角炎、营养不良性口角炎和接触性口角炎
1
。
病因
感染性口角炎
1、感染性口角炎在临床工作中最为常见,由真菌、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白色念珠菌、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感染病原微生物。念珠菌是口角炎的主要致病菌。虽然口角炎已被公认为是念珠菌感染相关的病损之一
2-3
;但对于长期患有口角炎的患者来说,病损处常常为混合性感染,即真菌合并细菌的感染,细菌可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常见菌
4
。
2、其他影响因素
(1)在牙齿缺失过多或因全口牙重度磨耗所造成颌间垂直距离缩短、口角区皱褶加深的情况下,唾液易浸渍口角,为白色念珠菌,链球菌或葡葡球菌感染提供了有利条件;
(2)患长期慢性病、或放疗、化疗后体质衰弱的患者,其口角区易感染念珠菌;
(3)小儿患猩红热时口角区易感染链球菌;
(4)此外,还有疱疹病毒感染,梅毒螺旋体感染、HIV 感染等,可引起疱疹性口角炎、球菌性口角炎、艾滋病非特异性口角炎等。
3、一项研究发现:该研究中口角炎患者的 54.4%可从口角局部检出念珠菌,即说明真菌性口角炎占到了口角炎的过半份额,念珠菌是口角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也说明了口角炎致病因素组成的复杂性,还有 45.6%的口角炎可能是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混合感染、营养不良或过敏因素所致。
创伤性口角炎
1、由口角区医源性创伤、严重的物理刺激或某些不良习惯引起。例如:口腔治疗时使用粗糙的—次性口镜,口角牵拉时间过长造成口角破损;用手机制备牙体时不慎碰伤口角等;或由于搏击、运动、工作时不慎撞击口角区引起创伤,处理不当则在创伤区继发感染造成创伤性口角炎;或用舌舔口角,或用手指、铅笔等异物摩擦口角等不良习惯引起口角炎。
2、2012 年的一项研究显示:研究中包括很多可摘义齿的佩戴者,但统计结果显示可摘义齿因素与口角念珠菌的检出没有显著相关性,这虽与以往的文献报道有所不同
4-5
,但反映了口角区环境有别于口腔内环境的特点;唾液念珠菌检出率反而与戴可摘义齿显著正相关的结果亦证实了这一环境区别。口角区检出的真菌主要仍为白色念珠菌。
营养不良性口角炎
由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引起,或继发于糖尿病、贫血、免疫功能异常等全身疾病引起的营养不良。尤其是维生素 B
2
(核黄素)缺乏达 1 年之久者,可因体内生物氧化过程长期不正常或脂肪代谢障碍发生口角炎、眼部球结膜炎、阴囊对称性红斑。铁、蛋白质供给不足也可出现口角炎、脱发等症状。
接触性口角炎
常见的原因包括镍(在佩戴正畸牙套的个体中)、食物(由于调味剂和防腐剂)、牙膏、漱口水、过期润唇膏的防晒成分、唇部化妆品(由于防腐剂、月桂硫酸钠、润肤剂、树脂、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痤疮产品和口香糖。如果没有斑贴试验,可能无法区分刺激性和过敏性接触性口角炎
6
。
其他
2012 年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68 例患者中,7 例患者( 10.3%)有糖尿病;6 例患者有身体其他部位患真菌感染(如灰指甲、足癣、念珠性阴道炎等),占 8.8%;7 例患者( 10.3%)有高血压病,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还分别有 1例(1.5%)患者一月以内使用了激素或抗生素,13 例患者(19.1%)患有其他疾病,如贫血、淋巴瘤、舌癌、心脏病等,33 例口角炎患者(48.5%)全身体健。
流行病学
2012 年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在临床患有口角炎的患者中女性稍多于男性,这与其他口腔念珠菌病相似。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全身状况相对较差,虽有 2 个 22 岁和 23 岁的患者,但她们一人患有贫血,一人患者有淋巴瘤,这造成免疫力降低为念珠菌的生长提供了条件。尽管如此,统计学显示口角区念珠菌的检出与全身患病情况没有相关性。
诊断
临床表现特点1、通常为口角区皮肤黏膜同时发生的充血发红或湿白,可有线状皲裂或渗出结痂,常常对称发生,可导致患者张口受限,进食困难。2、细菌和病毒性口角炎相对少见,病程短(常为数日),且多单侧发生;真菌性口角炎较多见,病程较长(常为数周或数月),多为双侧对称发生。3、2012 年,一项研究结果显示:(1)68 例患者中,口角炎病程最短 0.07 个月(2d),最长 48 个月,平均(10.92±14
登录后 PLUS 会员 可查看完整内容
诊断
临床表现 | 辅助检查 | 诊断路径
鉴别诊断
同类疾病的相似点和鉴别点
治疗
治疗原则 | 治疗方案 | 药物治疗
其他
控制目标 | 预后 | 预防等
微信扫一扫
成为会员后
查看完整内容
参考文献
文献评审日期:2023-01-03
1. [1]韩莹,刘宏伟.口角炎患者念珠菌的检出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2,28(6):748-752.DOI:10.3969/j.issn.1001-3733.2012.06.18.
2. [1]Axéll T,Samaranayake LP,Reichart PA,et al.A proposalfor reclassification of oral candidosis[J].Oral Surg Oral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1997,84(2):111-112.
3. Terai H,Shimahara M.Cheilitis as a variation of Candida-associated lesions[J].Oral Dis,2006,12(3):349-352.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