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P7 为外衣壳,是糖基化的蛋白,决定 G 的血清型,VP4 为外衣壳的刺突,是蛋白酶敏感蛋白,决定 P 血清型,构成 RV 血清型 GP 分型系统(VP7 为 G 型抗原,VP4 为 P 型抗原)。G 型抗原和 P 型抗原可以独立自由组合,目前使用 G 和 P 双命名系统确定毒株类型3。VP4 或 VP7 特异性中和抗体可介导同型或异型保护,VP6 特异性非中和抗体 IgA 也可在胞吞转运过程中发挥抗病毒作用4-5,在疾病预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目前 RV 疫苗研发的主要保护机制6-7。
宿主对人轮状病毒的第一级免疫是其先天易感性或是对感染的抵抗力,抵抗力在部分上是由个体的岩藻糖基转移酶 2(fucosyltransferase 2,FUT2)的基因型所决定的。FUT2 可以控制肠黏膜细胞岩藻糖基化以及血型系统(ABH blood group system,ABH)组织血型抗原(histo-blood group antigens,HBGAs)的表达。这些糖类作为结合配体发挥作用,被认为是轮状病毒与宿主细胞结合所需的初始受体。对于特定轮状病毒株的易感性或是抵抗力则是取决于肠道细胞的表面是否表达了相应的与其结合的聚糖。
人体对 RV 免疫保护机制尚不明确,动物模型研究表明,获得性免疫主要和肠道黏膜表面抗 RV 免疫球蛋白 IgA 浓度,肠道 RV 抗体分泌细胞以及记忆细胞相关。
B 细胞在预防再感染中发挥主要作用,抗原分化决定簇(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8+T 细胞可缩短初次感染的病程,CD4+T 细胞参与辅助 B 细胞 CD8+T 细胞免疫过程。它们也可通过 γ-干扰素(interferon gamma,IFN-γ)依赖途径介导病毒结构重组蛋白 VP6 免疫后的主动保护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