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专属顾问
返回
顶部
首页
临床决策
临床指南
药品
搜索
下载 App
登录
首页
临床决策
临床决策详情
耳念珠菌感染
文献评审 2021-05-31
·
最新修订 2022-08-25
查翔远
审核专家
感染科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
基础知识
病原学
1、第一株耳念珠菌分离自外耳道感染。auris,拉丁语含义为耳朵。耳念珠菌属于棒孢酵母属的念珠菌分支(CTG clade),该分支菌种的重要特点是开放阅读框中CTG三联体密码子通常编码丝氨酸,而不是传统的亮氨酸。念珠菌分支的代表性临床致病菌种多达16余种,包括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都柏林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耳念珠菌等非白念珠菌物种
1
。耳念珠菌与希木龙念珠菌和葡萄牙念珠菌的进化关系比较密切,但与临床常见念珠菌如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相对较远。
2、耳念珠菌通常为卵圆形或长圆形酵母孢子,耐高温高盐,在含100g/L氯化钠的培养基中37~42℃下可生长,可分泌磷脂酶及蛋白酶等。基因组学研究证实,该菌基因组上存在多个毒力因子编码基因
2
。磷脂酶、蛋白酶和溶血素在真菌入侵和感染宿主中发挥重要作用。耳念珠菌不同菌株的磷脂酶、蛋白酶和溶血素活性差异很大,表明并非所有的耳念珠菌都是致病菌
3
。耳念珠菌有聚集型、非聚集型以及菌丝型等形态。非聚集型耳念珠菌具有较高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和致病性,菌丝发育能够促进侵入性生长
4-6
。聚集型耳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等药物的耐受性比非聚集型更强
7
。耳念珠菌与白念珠菌相比,生物膜形成能力较弱,对导管的依附性较差,目前没有观察到有性繁殖,毒力和致病性较低
3
。
3、该菌地理分布广泛,有千个以上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差异,相应表型特征、毒力、耐药性等均不同
8
。基因组分析提示耳念珠菌存在5个不同的进化支:南亚(印度/马来西亚/科威特/巴基斯坦)分支、南非分支、南美洲(委内瑞拉)分支、东亚(日本/韩国)分支和伊朗分支。进化支间的变异和进化支内的同源性分析表明,相似度高的菌株可在多个地理区域独立出现
9
。
4、该菌常呈多重耐药,一些菌株(型)对现有的3类抗真菌药均耐药。该菌对氟康唑、两性霉素B或两者同时具有内源性或诱导型耐药
10-11
。美国2019年抗生素耐药威胁报告中将病原微生物威胁分为4个等级,即紧迫威胁(urgent threats)、严重威胁(serious threats)、需关注的威胁(concerning threats)和监视清单(watch list),其中将耳念珠菌列为紧迫威胁。一些常用的消毒剂不能杀灭该菌
12
。
流行病学
1、日本于2009年最先报道耳念珠菌
13
,患者是东京一名70岁女性。国际抗真菌监测计划(SENTRY)中一组罕见念珠菌的调查显示,2009年之前耳念珠菌的分离极少,2004-2015年4大洲复核的15271株分离株中,只有4株为耳念珠菌
14
。美国于2015年报道该菌,引起关注
15
。回顾性复核发现1996年韩国已分离出耳念珠菌临床菌株
16
。与2015-2017年平均值相比,美国2018年临床病例数共有323例,增长了318%
12
。中国内地最先由北京大学王辉教授团队于2018年报道该菌
17
。目前中国公开报道的耳念珠菌感染病例报道数量已达25例。
2、皮肤可携带该菌,不造成感染,但可传播给其他人。该菌可以引起医院感染
18
,包括ICU获得性感染
19
。该菌可以引起暴发
20-22
或较大数量患者感染,印度
23
、南非
24
均有相关报道。该菌致死率高
15,25
,风险因素与其他念珠菌相似
16,22,26-28
,包括高龄、糖尿病、手术、化疗、慢性肾病透析、HIV感染、机械通气、使用导尿管、中心静脉导管、动脉导管、肠外营养、抗细菌药物或抗真菌药物、插管(呼吸管、喂食管等)
29-30
。
3、概括而言,该菌可引起重度感染,多重耐药时导致治疗困难,容易播散,可以引起暴发。
诊断
辅助检查1、微生物学鉴定(1)疑似耳念珠菌的提示遗传分析显示,该菌与葡萄牙念珠菌、希木龙念珠菌等关系较为密切。推荐1:以下情形须考虑耳念珠菌的可能性
8
。1)念珠菌在25℃不形成假菌丝,42~45℃能够生长;2)Vitek YST:鉴定为希木龙念珠菌、葡萄牙念珠菌、C.duobuhaemulo nii、无名念珠菌;3)API 20 CAUX:鉴定为胶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
登录后 PLUS 会员 可查看完整内容
诊断
临床表现 | 辅助检查 | 诊断路径
鉴别诊断
同类疾病的相似点和鉴别点
治疗
治疗原则 | 治疗方案 | 药物治疗
其他
控制目标 | 预后 | 预防等
微信扫一扫
成为会员后
查看完整内容
参考文献
文献评审日期:2021-05-31
1. 中华医学会系列精选指南.中国成人念珠菌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传染病杂志,2020,38(1)
2. Chatterjee S,Alampalli SV,Nageshan rK,et al.Draft genome of a commonly misdiagnosed multidrug resistant pathogen Candida auris[J].BMC Genomics,2015,16:686.
3. Larkin E,Hager C,Chandra J,et al.The emerging pathogen Candida auris:growth phenotype,virulence factors,activity of antifungals,and effect of SCY-078,a novel glucan synthesis inhibitor,on growth morphology and biofilm formation[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17,61(5):e02396-16.
展开
相关指南
成人耳念珠菌感染诊治防控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CSLM)
2020-08-30
·
2884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