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VT | 以突发突止为主要特征的心动过速临床综合征,主要包括 AVNRT 和 AVRT,是室上速的一个子集。 AVNRT:一种涉及房室交界区不同径路间的折返性心动过速。① 典型性:其折返径路的前传支为慢径路,逆传支为快径路。②不典型性:其折返径路前传支为快径路或慢径路,逆传支为慢径路。 AVRT:由房室旁路介导的折返性心动过速① 顺向型:折返径路的前传支为房室结/希氏-浦肯野系统传导,逆传支为房室旁路。② 逆向型:折返径路的前传支为房室或房束旁路,逆传支为房室结/希氏-浦肯野系统传导或另外房室旁路。 |
心房颤动 | 以心房激动紊乱,心房无效收缩为主要病理生理表现的室上性心律失常。其心电图特征:① 没有明显的 P 波;② 代之以不规则的心房激动(f 波);③ RR 间期不规则(除外存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
窦性心动过速 | 由窦房结主导的心房率>100 次/min 的心动过速。 ① 生理性窦速:适当的窦性心率加快以应对劳力活动或交感神经张力增高等生理情况。 ② 不恰当窦速:静息时窦性心率>100 次/min,24 小时平均心率>90 次/min。除外明确病因,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等疾病,引起的心动过速。 |
POTS | 从卧位到站立位超过 30 s 时心率增快 30 次/min(或在 12~19 岁人群中,增快 40 次/min),同时可伴有头晕心悸等症状,须除外直立性低血压(收缩压下降 20 mmHg)。 |
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 由窦房结内部的小折返引起,其特征是突发突止 |
房性心动过速 | 由心房其他部位(非窦房结)主导的心房率>100 次/min 的心动过速。 ① 局灶性房速:有规律的、起源于心房某一或多个局灶部位,由自律性、触发性活动或折返引起心律失常,发作和终止呈突发突止或渐发渐止。 ② 大折返性房速:围绕心房内某一固定解剖结构折返(直径>2 cm)而形成的心动过速,可发生于左右心房。最常见是围绕三尖瓣环逆钟向折返的典型房扑。 |
局限区域折返 | 起源于心房某一局部区域的折返性(直径≤2 cm)心律失常,常见于房颤消融术后。 |
交界性心动过速 | 起源于房室交界区(包括希氏束)的一种非折返性心动过速。 |
多种室上速组合 | 由上述 2 种或 2 种以上机制参与的室上速。 |
登录后 PLUS 会员 可查看完整内容
微信扫一扫
成为会员后
查看完整内容
文献评审日期:2024-12-31
感谢以下医疗从业者参与贡献
排序不分先后